2019-07-26
辭職、裁員、跳槽,這些都是職場中時常出現的事情,以下是六個地方被解僱的情況,讓大家了解一下不同國家的文化吧。
1. 美國
裁員方式「快、狠、準」。當美國公司的經理或高層管理員決定裁員後,通常會先與他們見面,然後告訴他們必須先離開,再給他們幾個小時「執包袱」走人。不少國家的員工認為這種做法既荒謬又殘酷。
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美國員工與公司之間的僱傭合約較隨意,只要不涉及歧視,僱主在任何時候可以以任何理由解僱下屬。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不希望被解僱的員工因憤怒而洩露商業秘密,所以希望他們能盡快離開公司。
2. 德國
德國人通常會讓被裁員的員工在數週內完成手頭上的工作,甚至讓他們找到新工作才離開。其中,Meyer公司表示,這是因為德國員工的友好政策及以關係為中心的文化,德國僱員通常與同事建立密切關係,令僱主的關係變得更加個性化。
3. 日本
大規模裁員在日本被視為社會禁忌。日本法律允許員工拒絕提前退休。結果,被裁員的員工 有時會繼續上班,坐在辦公室工作。事實上,日本很少出現裁員情況,主要是由於日本的「終身僱傭制度」,全職員工通常在同一間公司工作多年。據美媒報道,永久性就業合同既是國家工作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阻礙企業解僱員工的政府政策。
4. 香港
在香港,一些較高級別的員工可以獲得遣散費,令裁員變成「長期有薪假期」。另外,企業架構重組及經濟環境等是進行大規模裁員的主因。
5. 瑞典
瑞典被稱為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裁員文化之一。據大西洋公司表示,被裁員工可到私人工作安全委員會尋求協助,該會能提供財政支持及幫助被裁員工發展新技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報告稱,85%員工在一年內找到新工作。
6. 印度
對印度員工來說,裁員曾經是一種恥辱,但隨著經濟增長和裁員變得越來越普遍,這種文化已習以為常。當地一名人力資源經理表示,臨時工作和跳槽的興起導致了文化轉變,「全球化使印度高層管理員更熟悉西方的觀點,裁員只是市場起伏的一部分,而不是個人失敗的問題」。
1. 美國
裁員方式「快、狠、準」。當美國公司的經理或高層管理員決定裁員後,通常會先與他們見面,然後告訴他們必須先離開,再給他們幾個小時「執包袱」走人。不少國家的員工認為這種做法既荒謬又殘酷。
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美國員工與公司之間的僱傭合約較隨意,只要不涉及歧視,僱主在任何時候可以以任何理由解僱下屬。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不希望被解僱的員工因憤怒而洩露商業秘密,所以希望他們能盡快離開公司。
2. 德國
德國人通常會讓被裁員的員工在數週內完成手頭上的工作,甚至讓他們找到新工作才離開。其中,Meyer公司表示,這是因為德國員工的友好政策及以關係為中心的文化,德國僱員通常與同事建立密切關係,令僱主的關係變得更加個性化。
3. 日本
大規模裁員在日本被視為社會禁忌。日本法律允許員工拒絕提前退休。結果,被裁員的員工 有時會繼續上班,坐在辦公室工作。事實上,日本很少出現裁員情況,主要是由於日本的「終身僱傭制度」,全職員工通常在同一間公司工作多年。據美媒報道,永久性就業合同既是國家工作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阻礙企業解僱員工的政府政策。
4. 香港
在香港,一些較高級別的員工可以獲得遣散費,令裁員變成「長期有薪假期」。另外,企業架構重組及經濟環境等是進行大規模裁員的主因。
5. 瑞典
瑞典被稱為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裁員文化之一。據大西洋公司表示,被裁員工可到私人工作安全委員會尋求協助,該會能提供財政支持及幫助被裁員工發展新技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報告稱,85%員工在一年內找到新工作。
6. 印度
對印度員工來說,裁員曾經是一種恥辱,但隨著經濟增長和裁員變得越來越普遍,這種文化已習以為常。當地一名人力資源經理表示,臨時工作和跳槽的興起導致了文化轉變,「全球化使印度高層管理員更熟悉西方的觀點,裁員只是市場起伏的一部分,而不是個人失敗的問題」。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