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5
行街、食飯、睇戲,現代人無時無刻都低頭玩手機,這除了會造成肩頸疼痛,對眼睛及視力往往造成傷害。近日,台灣一名16歲女子趁暑假到臨,每天花10小時以上玩手機。直到暑假結束,上學過馬路時卻多次衝紅燈,差點釀成車禍。有醫生指出,源頭就是長時間玩手機,造成「藍光誘發之後天性紅綠色盲合併暗適應減退」。但也有醫生持另一種看法。
據傳媒報道,該女子開學後多次在過馬路時衝紅燈,起初都不以為意,直至家人陪同過馬路時,驚覺她分不清燈號顏色。加上她從亮處走進全黑的房間,需要約1小時才能看清黑暗中的物體,且影像帶點模糊,顯示暗適應變差。
每天花逾10小時玩手機 深夜關燈仍繼續
經檢查後發現,該女子的近視為400度,度數未有增加,而且沒有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脫落或高血壓等慢性病病史。最後經問診得知,女子暑假時每日花逾10小時玩手機,深夜關燈後仍在床上玩手機。
台灣輔英科大附設醫院醫師洪啟庭認為,該女子之所以色盲是視網膜上的桿細胞(負責暗適應)與錐細胞(負責顏色分辨)受長時間高能量藍光的「氧化壓力」影響,進而在視網膜的多層細胞附近產生自由基與活化氧。由於此兩種物質會攻擊細胞使其受傷,導致後天性色盲與暗適應變差等現象,洪醫師更認為該女子為全球首宗確診個案。
另一醫師存疑 認為紅綠色盲通常為先天性
慶幸的是該女子的症狀為色盲初期,洪醫師建議她立即停止玩手機,並服用有效抗氧化的金盞花萃取物,並適量吃咖哩飯與喝人參茶,目前該女子的視力已經恢復。洪醫師指出,先天性色盲無法治療,女子的紅綠色盲若不及早治療,恐會成為「全色盲」,人生從此變黑白。
不過,對此案例則有醫師存疑,台灣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指出,紅綠色盲通常為先天性;若後天視網膜病變受損,大都是藍色與黃色失調,紅色與綠色因顏色差別大,較不易受影響。他表示印象中文獻未有過類似案例,臨床上也未見過手機藍光導致紅綠色盲的案例。
要保護眼晴,可參考以下內容:
【健康新知】長用電話易患乾眼症 嚴重者留眼角膜疤痕
據傳媒報道,該女子開學後多次在過馬路時衝紅燈,起初都不以為意,直至家人陪同過馬路時,驚覺她分不清燈號顏色。加上她從亮處走進全黑的房間,需要約1小時才能看清黑暗中的物體,且影像帶點模糊,顯示暗適應變差。
每天花逾10小時玩手機 深夜關燈仍繼續
經檢查後發現,該女子的近視為400度,度數未有增加,而且沒有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脫落或高血壓等慢性病病史。最後經問診得知,女子暑假時每日花逾10小時玩手機,深夜關燈後仍在床上玩手機。
台灣輔英科大附設醫院醫師洪啟庭認為,該女子之所以色盲是視網膜上的桿細胞(負責暗適應)與錐細胞(負責顏色分辨)受長時間高能量藍光的「氧化壓力」影響,進而在視網膜的多層細胞附近產生自由基與活化氧。由於此兩種物質會攻擊細胞使其受傷,導致後天性色盲與暗適應變差等現象,洪醫師更認為該女子為全球首宗確診個案。
另一醫師存疑 認為紅綠色盲通常為先天性
慶幸的是該女子的症狀為色盲初期,洪醫師建議她立即停止玩手機,並服用有效抗氧化的金盞花萃取物,並適量吃咖哩飯與喝人參茶,目前該女子的視力已經恢復。洪醫師指出,先天性色盲無法治療,女子的紅綠色盲若不及早治療,恐會成為「全色盲」,人生從此變黑白。
不過,對此案例則有醫師存疑,台灣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指出,紅綠色盲通常為先天性;若後天視網膜病變受損,大都是藍色與黃色失調,紅色與綠色因顏色差別大,較不易受影響。他表示印象中文獻未有過類似案例,臨床上也未見過手機藍光導致紅綠色盲的案例。
要保護眼晴,可參考以下內容:
【健康新知】長用電話易患乾眼症 嚴重者留眼角膜疤痕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