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一間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不但在員工薪酬上要高於市場水平,員工的福利政策項目同樣重要,特別是新世代的年輕人找工作愈來愈注重「Work-life balance」,國際服飾品牌企業Kontoor Brands有見及此,積極優化企業員工福利,並早在疫情前推行在家工作等彈性工作措施,藉此吸納更多頂尖人才。
設計福利政策人人平等 有效留住和吸納人才
作為跨國企業,要為不同國家地域的員工制定合適的福利政策並不容易,但Kontoor Brands始終堅守一個原則,「員工的福利不應該用職級或國籍去區分,每個人享有的福利都是一樣的」,人力資源業務夥伴(HRBP)總監Winnie補充,在設計福利政策時,都是以平等作主要考量。
除了基本的員工福利,Kontoor Brands創建並落實了三項創新的福利政策,包括彈性工時(Flexible Working Hour)、遙距工作(Remote Working)以及員工福利假期(Wellbeing Leave),照顧員工所需不遺餘力。
彈性工時配合員工需要 遙距工作不受疫情影響
一般企業都會有規定員工需於指定時間上班,Kontoor Brands打破常規實行彈性工時,公司的「正式」上班時間為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半,Winnie以自己為例,她幾年前曾向公司提出調整工時,改為早上八時到下午四時半,以配合個人所需,後來發現原來不少員工都有同樣的需求。「每個同事都可以因應自己的情況,與部門主管協調,自由訂定個人『辦工時段』,唯一的規定就是早上十點至下午四時員工必須在工作崗位上」。
疫情下在家工作成為許多打工仔的辦公「新常態」,Winnie透露,其實公司早幾年前已制定了「Work remote」政策,同事可根據自己的工作量、團隊會議等彈性安排遙距工作或到辦公室上班的日數。「當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Work remote就大派用場,我們立刻發布通知員工如無必要不用到辦公室,由於大家都很習慣這樣的工作模式,因而沒有影響公司的運作」。
積極增加假期日數 關顧員工家庭所需
Kontoor Brands對員工的關愛,進一步體現在員工福利假期(Wellbeing Leave)上,相對於改制前,過往有很多種類的假期例如考試假及婚假等,因此公司將其統一,所有員工入職即可享有25天年假,任職滿5年更增至30日年假,Winnie強調,「假期的日數不會因為職級而有所不同,因為有些公司會因應員工的年資及職位制定年假天數,在這裡不論新入職的是副總裁還是普通文員,同樣享有25日假期」。改制後員工的假期有所增加,公司也給予員工去彈性安排及善用假期。此舉不但遵循了企業的公平原則,同時也展現出他們多元化與包容性(Inclusion & Diversity)的一面。
另一項Kontoor Brands的家庭福利措施亦大獲同事好評,即將成為媽媽的員工可享有16周有薪產假,而男性員工亦可申請長達3星期的侍產假,假若父母同為Kontoor Brands的員工,更可彼此互相轉讓假期,靈活運用時間,讓新手父母都可以全心照顧他們的新生兒,對有需要的員工幫助相當大。
福利措施需顧及企業效益 加強員工溝通協助
企業在制定員工福利政策時,同時亦要顧及公司的營運效率,在兩者中達致平衡。Winnie坦言在推行福利措施時,遇上不少挑戰,首先是管理層反映下屬的假期太多,擔心工作效率受影響,HR就要主動加以闡釋政策背後的意義及好處,並加強管理層和員工之間溝通協調,在工作安排上取得共識,幫助他們有效管理團隊。
其次是員工本身對福利政策的疑慮,比如Work-remote和彈性工時實行初期,許多同事都會「覺得唔好意思」。Winnie說,自從新冠肺炎疫情後,完全改變了大家生活及工作模式,人力資源部門趁機推廣並鼓勵員工多利用彈性上班時間等福利政策,慢慢令他們在心態上逐漸視在家工作為「平常事」。
企業文化與福利並行 締結多元共融環境
企業單擁有完善的福利政策並不足夠,企業文化對凝聚員工的向心力也很重要,Kontoor Brands在硬件上已經提供不少支援給員工,例如遠距工作所需的手提電腦及配備麥克風的耳機;在軟件上,公司定期進行小組討論,了解員工所需,比如曾有員工反映希望深入認識其他國家的同事,因此舉辦線上美食文化交流會,以食物為橋樑作跨文化溝通,讓同事之間彼此了解更多,工作上也會較順暢,同時營造愉快的工作環境和文化,亦展現出國際企業的人才多元化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