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推薦信的4.5個Do’s
2016-11-17
|
大學生求職、進修「旺季」,需要師長的推薦信,我綜合自己每年最少撰寫三十封推薦信的經驗,跟你總結以下4.5個Do's!
1. 注意禮貌:例如直接把履歷表電郵給我,然後寫句「幾天後我來取推薦信」,這種不尊重的做法,通常都會被我婉拒……是我推薦你,不是你推薦你自己。我明白有師長太忙,要求學生撰信,自己簽名了事……包括我在內,至少有大部份人不選擇這種做法。
2. 給予足夠時間:推薦書既由推薦人撰寫,求職者就沒甚麼可做嗎?那不一定。例如給予足夠的時間讓他作準備。雖然一封信可以是幾分鐘的事,但為表誠意,最遲也應該在截止提交日期前一、兩星期與推薦人聯絡,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要求學生補足自己、申請詳情(不同工作、工種的求職申請,不同學位、不同學科的升學申請,我都會強調學生不同的優點,藉以提高他的成功機會)。
3. 詳細資料:對!要量體裁衣地寫推薦信,申請人就應該提交適當的資料,包括詳盡的履歷表,可以的話還應該附上招聘廣告或申請入學的詳情,因為有經驗的推薦人能分析招聘廣告背後的意思,適當地調整推薦書的措詞與內容,切合僱主對職位空缺的要求,而且推薦信的提交方法、提交郵寄、電郵地止,又或截止日期,都是推薦人撰信時必須知道的事。
4. 如果推薦信需要通過郵寄送達,而求職者又能附上已貼上足夠郵資的信封,信封面又預先寫上地址及職位空缺的代號,這些做法能表現求職者體貼、設想周到的性格特點,亦避免推薦人忙中有錯,或填錯求職者的個人資料,又或把郵件寄發到錯誤的地址,利己利人。
除此以外,我還有半個自私的要求……為學生撰寫推薦書是我的責任,何況事不離實,得到聘書,申請人自己的努力是主因,推薦信只是幫他一把而已,但學生如果能在知道求職的結果,不管是好是壞,都給推薦人一個電郵,說句多謝,對付出過時間的推薦人而言,已經是再好也沒有的回報。
以上內容及資料僅屬個別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www.CTgoodjobs.hk的立場。CTgoodjobs對因以上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上載日期︰2016年11月17日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