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譚慧妍(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出外旅遊選酒店,作休息之用外,能從中體驗當地文化絕對是額外獎賞。只在香港開業3年多的香港九龍貝爾特酒店(pentahotel)就來個反璞歸真,沒有冠冕堂皇的裝潢,取而代之是型格平實的酒店設計。踏入大門,旁邊牆上昔日小販叫賣的塗鴉壁畫已盡顯香港式地道風味。
| ![]() | |||
![]() |
「我會用『型格』二字來形容我們品牌。酒店整體設計採用簡約現代建築風;同設有餐廳潮食街及地下薄餅吧,帶出一種別緻港式情懷。」香港九龍貝爾特酒店副傳訊經理梁家寧(Julia)分享酒店品牌管理的工作內容。其實Julia親身作了最好示範,沒錯,第一眼就發現,Julia也是穿牛仔褲來訪問。
員工3大特質 由外到內的型格法則
為酒店作定位,不同在地圖上定位般簡單。正如求職者要認識自己,才能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企業同樣要建立起自己文化及形象,方能在市場上發展出自己的路向。Julia認同品牌管理工作,是企業及員工合作的結果,兩者相輔相成︰「作為國際酒店品牌,我們沿用歐洲那種舒適的隨和感,同時融合香港本地文化特色,提供最貼地的服務體驗。」
要做到入型入格,硬件上能跳出框框,給人時尚感覺外,她指員工亦要跟上潮流︰「我們希望員工都擁有活力充沛(Energetic)、新穎時尚(In-style)及高效靈活(Versatile)3大特質,並發揮各自長處,在團隊工作中互相補位。」不按傳統,員工穿上意大利時裝品牌Diesel的T-shirt和牛仔褲作工作服,突顯酒店以質量取勝外,同時體現其內外集玩味與功能、舒適與創意,以及時尚與簡約於一身的風格。
留才最佳方案︰良好企業文化
貝爾特酒廊提供一站式服務,連接大堂、接待處、酒吧及咖啡廳。
品牌管理工作不僅增加外界對企業的認識,同時亦成為另一種留才良策。營業統籌員萬衍淦(Dennis)投身酒店行業後處理對外工作為多,選擇先擔任客戶服務中心,然後轉職至前堂部,到現在銷售部的職位,皆因自己喜歡與人溝通的個性,這行恰好能接觸世界各地不同旅客,更把溝通工作提升至另一層次。是挑戰,亦是寓興趣於工作。香港九龍貝爾特酒店在港開業多久,Dennis就在這裡工作多久,他認為企業能吸引求職者,源於「企業形象」4個字。
「酒店擁有不同部門,就好像社會縮影。雖然工作各異,但目標一致。我認為加入pentahotel猶如加入一個大家庭,即使在不同部門工作,同事們都互相認識,忙得不可開交之際也會互相幫忙,所說的不但是工作上合作無間,而是默契中產生的『Home Feeling』感覺。」當親身感受過不同崗位的工作,對了解公司整體架構甚有幫助,這亦是成就到員工那種多才多藝的特質。
鼓勵員工學習 推崇人性化培訓法
說酒店是個大家庭,不只停留在管理層面而已。pentahotel區域總經理蘇毅雄(Andy)指出,傳統酒店分工仔細,員工只對所屬部門有基本認識,未必可完全掌握酒店業務及運作,「所謂的家庭,在於一種互補的團體精神。」此外,不斷學習同樣是pentahotel的宗旨,不一定要靠硬性規定的課程,重點在於培養員工「每事問」的精神,保持好奇心。沒有企業式培訓,Andy希望透過同事互相分享經驗及冷知識,提升學習動機。
![]() |
| |||
![]() |
後記
這是我見過其中一個最熱鬧的訪問。約見面談、一問一答、拍攝都是訪問既有的步驟,除Julia及Dennis外,人力資源總監陸文華(Annie)及市場及營業總監林家文(Kevin)訪問前主動邀請參觀酒店房間及設施,以分享房間內每項物品的來源、設計靈感等。參觀部分或許是意料之內,但始料不及的是,訪問期間Andy突然現身,但大老闆出現沒有使現場進入「Dead Air」狀態,大家反而因研究酒店美食而進入熱切討論,少有聽到上司下屬的對話比朋友更像朋友倒是真的。期後拍攝環節中他們互相提點、整理衣領的畫面亦製造不少笑料,「歡樂」、「舒適」便順理成章變成pentahotel的代名詞。
|
上載日期︰2017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