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7
疫情令許多食肆經營困難,致力推動長者就業的社會企業(社企)銀杏館亦不例外。總裁麥敏媚(Joyce)表示疫情令銀杏館的營運雪上加霜,生意跌了8成,「其實最易係閂門,淨蝕租金,但唔想長者手停口停,想佢哋繼續有工開」。
延伸閱讀:【NGO百科】社工人生歷練比長者少 面對死亡一課如何是好?
「社企」並非擋箭牌 堅持做好食物
麥姑娘表示在港從事餐飲業本身已困難重重,而銀杏館作為一間社企,要肩負起社會責任就更加不能鬆懈。由2003 年成立至今,16年來麥姑娘堅持以做好食物為首要條件,「食物係一間餐廳嘅主角,而社企只係Bonus,要分清主次,絕對唔可以用『社企』做擋箭牌」。她認為食物本身很神奇,客人可以食得出餐廳的用心,亦會因為「食過返尋味」而再光臨,所以她強調服務必須保持水準,才能留得住客人。
8成長者+2成年輕人 薪火相傳亦與時並進
身為香港首間推動長者就業的機構,銀杏館有8成員工已年滿60歲或以上,餘下2成的年輕員工主要是負責IT、Marketing、管理Social Media,以及幫忙在廚房拿取重物。麥姑娘指希望可以做到Mentor – Mentee的相處模式,讓長者將經驗傳授給年輕人,同時讓年輕人指導長者接觸新科技,例如長者樂隊學識用平板電腦看歌譜,促進兩代共融。
長者做嘢無記性? 麥姑娘大讚盡責又勤力
早於03年,麥姑娘就留意到長者退休後不一定會選擇去旅行、照顧家庭、做義工等,反而有部分長者因為欠缺人生目標,容易患上抑鬱。她發現有些長者熱愛工作,但是社會上很少人願意聘請他們,於是由03年開始試業,直到06年正式成立銀杏館,致力推動長者就業。
社會為長者加上不少負面標籤,例如無記性,但麥姑娘反而發掘了長者許多優點,「長者成日會將『工作係為揾食,老闆請得你就要畀心機做』掛喺口邊,所以做嘢好有責任感,好有交帶,優點比缺點更多」。她欣賞長者不會遲到早退,也很少請連假,工作態度盡責、勤力。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餐廳聘用了這麼多名長者,便可以憑藉他們多年的寶貴經驗一同解決工作上的問題。
長者無懼疫情 堅守工作崗位
在疫情下,許多打工仔都可以在家工作(WFH),但是從事餐飲業卻沒有這個選項。麥姑娘指有員工家人不想長者上班,怕他們會染病;相反,經歷過數十年風雨的長者就覺得這是大驚小怪,疫情下仍堅守崗位,用心工作。銀杏館亦設立了一套防疫守則,為員工提供口罩、防疫帽、手套及眼罩等防疫裝備。
100人爭1個工作機會 長者珍惜工作可助人自助
回想起2008年佐敦分店開業前,麥姑娘稱當時社會未興起「長者就業」,餐廳只得約40個職位空缺,但是最後發現有近400人應徵,「主要渴望就業嘅長者有3類,一類係有經濟需要,唔希望依賴別人,想自力更生;第二類係本身鍾意工作;第三係嫌退休生活苦悶,想借工作打發時間」。麥姑娘也分享到長者珍惜工作可以幫助別人,同時肯定自己的能力,很有滿足感,「有長者覺得唔使靠仔女畀錢,可以用自己人工買嘢畀個孫,自以為傲」。
延伸閱讀:【NGO百科】社工人生歷練比長者少 面對死亡一課如何是好?
「社企」並非擋箭牌 堅持做好食物
麥姑娘表示在港從事餐飲業本身已困難重重,而銀杏館作為一間社企,要肩負起社會責任就更加不能鬆懈。由2003 年成立至今,16年來麥姑娘堅持以做好食物為首要條件,「食物係一間餐廳嘅主角,而社企只係Bonus,要分清主次,絕對唔可以用『社企』做擋箭牌」。她認為食物本身很神奇,客人可以食得出餐廳的用心,亦會因為「食過返尋味」而再光臨,所以她強調服務必須保持水準,才能留得住客人。
8成長者+2成年輕人 薪火相傳亦與時並進
身為香港首間推動長者就業的機構,銀杏館有8成員工已年滿60歲或以上,餘下2成的年輕員工主要是負責IT、Marketing、管理Social Media,以及幫忙在廚房拿取重物。麥姑娘指希望可以做到Mentor – Mentee的相處模式,讓長者將經驗傳授給年輕人,同時讓年輕人指導長者接觸新科技,例如長者樂隊學識用平板電腦看歌譜,促進兩代共融。
| ![]() | |||
![]() |
長者做嘢無記性? 麥姑娘大讚盡責又勤力
早於03年,麥姑娘就留意到長者退休後不一定會選擇去旅行、照顧家庭、做義工等,反而有部分長者因為欠缺人生目標,容易患上抑鬱。她發現有些長者熱愛工作,但是社會上很少人願意聘請他們,於是由03年開始試業,直到06年正式成立銀杏館,致力推動長者就業。
社會為長者加上不少負面標籤,例如無記性,但麥姑娘反而發掘了長者許多優點,「長者成日會將『工作係為揾食,老闆請得你就要畀心機做』掛喺口邊,所以做嘢好有責任感,好有交帶,優點比缺點更多」。她欣賞長者不會遲到早退,也很少請連假,工作態度盡責、勤力。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餐廳聘用了這麼多名長者,便可以憑藉他們多年的寶貴經驗一同解決工作上的問題。
| ![]() | |||
![]() |
長者無懼疫情 堅守工作崗位
在疫情下,許多打工仔都可以在家工作(WFH),但是從事餐飲業卻沒有這個選項。麥姑娘指有員工家人不想長者上班,怕他們會染病;相反,經歷過數十年風雨的長者就覺得這是大驚小怪,疫情下仍堅守崗位,用心工作。銀杏館亦設立了一套防疫守則,為員工提供口罩、防疫帽、手套及眼罩等防疫裝備。
100人爭1個工作機會 長者珍惜工作可助人自助
回想起2008年佐敦分店開業前,麥姑娘稱當時社會未興起「長者就業」,餐廳只得約40個職位空缺,但是最後發現有近400人應徵,「主要渴望就業嘅長者有3類,一類係有經濟需要,唔希望依賴別人,想自力更生;第二類係本身鍾意工作;第三係嫌退休生活苦悶,想借工作打發時間」。麥姑娘也分享到長者珍惜工作可以幫助別人,同時肯定自己的能力,很有滿足感,「有長者覺得唔使靠仔女畀錢,可以用自己人工買嘢畀個孫,自以為傲」。
| ![]() | |||
![]() |
在招聘過程中,麥姑娘主要是視乎求職者的經驗是否符合工作崗位,希望做到真正做到Job Matching,例如長者樂隊,「佢哋本身可能係工程師、醫生或者文員等,但係有音樂底子,識得自彈自唱,絕對唔係只愛唱卡啦OK,甚至有小部分係專業歌手,有自己嘅歌迷」。而薪金方面,指與外間專業工作差不多,人工高低主要是取決於工作經驗,生手與熟手(行內人與行外人)時薪相差約$25,長者亦可以選擇全職或兼職工作,方便他們的作息或者照顧家庭。
想入職NGO?睇下有咩職位啱你啦!. >>NGO職位空缺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