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在24歲的時候獲得管理一整間餐廳的機會,你有信心勝任嗎?Leo(梁國斌)由學生時期開始已經是麥當勞粉絲,除了在這裡找到人生第一份工,更以僅僅3年半時間由見習經理晉升成餐廳總經理!24歲已當上「餐廳老闆」的他,回想剛晉身管理職級即遇上惡劣天氣,一次打風的經歷讓他學懂臨危不亂,更親身體驗到麥當勞的人情味!採訪當日,看到年紀輕輕的Leo與餐廳各部門的同事對答如流,協作盡顯默契,到底他對管理餐廳營運有何心得?
以兼職打開事業之門 企業文化吸引持續發展
Leo至今已加入麥當勞十年,身為餐廳總經理(下稱餐總),工作乃處理餐廳日常大小事務,以及帶領約60人的團隊為餐廳制定業務計劃及行動計劃等。他指中學時最常光顧新翠邨的麥當勞,「當時不論早餐、午餐或晚餐,我的首選都是麥當勞。一來方便,二來食品質素有保證,食得放心又物超所值。16歲時,我加入了麥當勞做兼職。」
他由普通組員開始做起,「接受基本訓練後,我開始嘗試接觸顧客、收銀及處理飲品及食物等工作。由顧客變為員工,發覺很多工作細節原來並非『手板眼見工夫』!例如,接單後將產品放到餐盤上雖然看似簡單,其實都有既定程序,要先擺放飽類食品、再到薯條,最後才到飲品和雪糕,這樣才能確保所有產品維持最佳食用溫度。」
2015年,Leo於HKU Space物流及運輸系畢業,決定轉為麥當勞全職員工,「在學時曾去過不同的物流公司實習,但發現很多公司缺乏晉升機會,發展階梯不明確。我很想靠自己的能力爭取應有的職位,而麥當勞的職業發展階梯方向相對清晰,加上我熟悉又喜歡公司文化,故決定於麥當勞作長遠的職涯發展。」
全面培訓助成長 三年半即晉升為餐總
Leo加入麥當勞當全職見習經理,兩年間由初級部門經理晉升到高級部門經理。去年4月,24歲的他正式成為餐廳總經理,掌管一整間餐廳的營運。他坦言,晉升過程可謂「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無數考核,但到實際工作起來,都曾擔心自己能否勝任。「以往只需要管理一個部門的工作和人手分配,但餐總則需要同時管理整間餐廳的所有部門,難免會有點不安。幸好公司會為我們提供相關培訓,包括生產及品質管理課程、顧客服務課程及人力資源分配課程等,而業務顧問和營運經理亦樂於教導和協助,令我很快適應和習慣餐總一職。」
他分享,覺得自己仍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記得剛剛升為值班經理,第一次獨自當更時,餐廳在晚上7時的高峰時段竟因颱風暴雨突然停電,所有儀器都運作不了,大堂更一片漆黑!我既緊張又擔心,於是立即致電另一位餐總前輩求救。她臨危不亂地教我逐步解決,如先打電話給維修商、開啟後備電源、安撫客人等等。最後,約半小時後我已經讓餐廳恢復正常營業。這次經驗讓我體會管理一間餐廳真的不容易,自此我亦以那為前輩為榜樣,希望日後當上餐總也有能力去應對不同情況,照顧好顧客和員工。」
即睇Leo工作實況:﹙按圖了解﹚

採用多元溝通方式 打造和諧、正面團隊
Leo提到,麥當勞團隊有不同年齡層的同事,年紀輕輕便當上餐總,他選擇以不同方式與不同員工相處。「我覺得年齡不會成為我帶領團隊的阻礙。對一些較年輕,甚至是00後的員工,我反而更了解他們的想法。例如,我其中一位經理很看重工作與生活平衡,我就會將他的工作分段編排,學習環節亦不會集中於短時間內完成;而對於希望短時間內晉升的同事,我則會安排他們盡快完成技能訓練,所以溝通和了解是很重要的。」
他續道:「對於年長同事,我會令他們感覺到自己對餐廳是有價值的,畢竟他們的工作經驗較多,人生閱歷亦較豐富。例如,在清潔廚房方面,一些身為媽媽的同事對於清理不鏽鋼有幾招小秘技,我會鼓勵他們教導其他員工,提升他們的信心,讓她們知道自身對餐廳的價值。」說到底,要與團隊保持緊密的夥伴關係,最重要就是「尊重」。
Leo之所以盡心盡力為團隊營造一個和諧又正面的工作環境,全因一次難忘的打風經歷。「餐廳因颱風停電的翌日,我們遇上八號風球。我留意到有一位露宿者伯伯在餐廳門口不斷徘徊,卻又不敢進入餐廳。當時我夥拍當值的另一位經理主動邀請伯伯進來,並給予他一杯暖水讓他稍作休息。這個畫面深深打動到我,令我頓時覺得,不單單要照顧餐廳內用膳的客人,還要留意餐廳外其他人的需要。畢竟,我們也是社區的一分子。」
乘着這個信念,Leo分享道:「以前在一間24小時分店工作,每晚都會有些無家可歸的『麥難民』來休息。當時餐廳的背景音樂挺大聲,我可以稍為做的便是將餐廳音樂調低一點,以免太吵耳。每個人都會有經歷難處的時候,我相信無家者也有自己的苦衷,所以也盡量體諒包容。」
麥當勞帶給Leo的不只是工作上的體驗,還有人生的成長。談到職業發展的下一步,他希望於五年內晉升為培訓顧問,「我覺得訓練系統做得好,可以直接令企業在發展人才上取得佳績。我未必是一匹千里馬,但我期望可以成為他人的伯樂,協助公司培訓更多人才,為麥當勞的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