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4
向來打工仔都長期承受着工作壓力,加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不少人正因失業而感到焦慮,也有人每日擔心着飯碗不保,種種壓力加起來,容易影響自己的精神健康。想紓緩壓力,不妨從以下5件日常小事入手,輕鬆減壓。
延伸閱讀:【自我增值】想重拾工作動力? 先問自己5條問題
5件日常小事助你減壓
1. 不要壓抑
當你感到焦慮時,嘗試學習接受,扼殺自己的感覺只會適得其反。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兼費城情緒健康中心(Center for Emotional Health of Greater Philadelphia)的創辦人Marla Deibler認為,焦慮是對壓力的一種正常反應。當壓力出現時,學習接受焦慮,而不是試圖推開。Deibler又建議,工作時騰出一些空間來緩解焦慮,有效長遠地減少煩惱。
2. 感受當下
焦慮症患者應避免限制自己,「儘管他們患有焦慮症,但那些在焦慮中掙扎的人應該努力參與生活。」而不少專家都表示,例如日記、瑜伽和冥想等活動都可以令一個人完全感受當下。
3. 放鬆肌肉
緊張時,除了精神繃緊,肌肉亦然。每天工作時花幾分鐘伸展一下,或是下班後練習太極、瑜伽等,可以令你在生理及心理上得到放鬆,減輕壓力。
延伸閱讀:【心理健康】疫情下WFH或失業易抑鬱? 作家贈多條生活建議
4. 與咖啡說再見
想控制焦慮,就要認清你的損友──咖啡。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會使人緊張不安,Deibler指出「因為咖啡因的可以增加心率和焦慮的生理症狀,所以要將攝入量降到最低。」
5. 睡眠及休息
疫情下,人人困在家中,睡眠的時間可能會比往常增加,但同時花點時間在空曠少人的戶外散步、曬太陽等,也可以幫助你放鬆心情。Deibler亦指出,不時改變步伐或風景實際上有助控制焦慮。
返工返到個人又攰,想瞓又瞓唔好?睇下呢啲貼士幫唔幫到你啦!
【健康新知】解決失眠無難度!用「478呼吸法」包你一分鐘即瞓着
【健康新知】疫情下擔心失業又擔心感染 焦慮下3招改善睡眠
【健康新知】經常感到莫名疲累、成日想轉工 「職場疲勞症」幾個特質(附5個減壓方法)
延伸閱讀:【自我增值】想重拾工作動力? 先問自己5條問題
5件日常小事助你減壓
1. 不要壓抑
當你感到焦慮時,嘗試學習接受,扼殺自己的感覺只會適得其反。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兼費城情緒健康中心(Center for Emotional Health of Greater Philadelphia)的創辦人Marla Deibler認為,焦慮是對壓力的一種正常反應。當壓力出現時,學習接受焦慮,而不是試圖推開。Deibler又建議,工作時騰出一些空間來緩解焦慮,有效長遠地減少煩惱。
2. 感受當下
焦慮症患者應避免限制自己,「儘管他們患有焦慮症,但那些在焦慮中掙扎的人應該努力參與生活。」而不少專家都表示,例如日記、瑜伽和冥想等活動都可以令一個人完全感受當下。
3. 放鬆肌肉
緊張時,除了精神繃緊,肌肉亦然。每天工作時花幾分鐘伸展一下,或是下班後練習太極、瑜伽等,可以令你在生理及心理上得到放鬆,減輕壓力。
延伸閱讀:【心理健康】疫情下WFH或失業易抑鬱? 作家贈多條生活建議
4. 與咖啡說再見
想控制焦慮,就要認清你的損友──咖啡。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會使人緊張不安,Deibler指出「因為咖啡因的可以增加心率和焦慮的生理症狀,所以要將攝入量降到最低。」
5. 睡眠及休息
疫情下,人人困在家中,睡眠的時間可能會比往常增加,但同時花點時間在空曠少人的戶外散步、曬太陽等,也可以幫助你放鬆心情。Deibler亦指出,不時改變步伐或風景實際上有助控制焦慮。
返工返到個人又攰,想瞓又瞓唔好?睇下呢啲貼士幫唔幫到你啦!
【健康新知】解決失眠無難度!用「478呼吸法」包你一分鐘即瞓着
【健康新知】疫情下擔心失業又擔心感染 焦慮下3招改善睡眠
【健康新知】經常感到莫名疲累、成日想轉工 「職場疲勞症」幾個特質(附5個減壓方法)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