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8
【晴報專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主任胡炳長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指每日進食紅肉的人,早死機率足足比其他人高出一成。研究找來8萬人接受測試,發現每日進食紅肉的人,早死機率足足高其他人將近一成,並建議市民最好改為在其他食物中攝取蛋白質。
根據美國媒體《每周新聞》報道,研究從1986年開始,直至2010年,針對5萬多名女性及2萬多名男性進行問卷調查,找出成年人的飲食習慣及飲食中吃紅肉及其他食品的比率。
營養師陳宣希指出,研究結果指出進食紅肉的早死風險較高,主要是基於紅肉的飽和脂肪含量偏高。紅肉的膽固醇高,因為紅肉所含的飽和脂肪比白肉高,而過高的飽和脂肪會增加身體的壞膽固醇含量,有機會誘發冠心病、血管栓塞等問題。
不應攝取過量紅肉或加工肉
英國衛生部建議,民眾每日不應攝取超過70克(2.4安士)的紅肉或加工肉(包括香腸、煙肉和火腿);而美國癌症研究所亦建議,民眾每天最多攝取約72克(2.5安士),每周最多510克(18安士)。不過,雖然紅肉的飽和脂肪含量高於雞肉或火雞,會增加膽固醇水平,或會導致心臟病,但衛生部門也讚揚紅肉富含蛋白質、鐵和維他命B12。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將會研究蛋白質,如何對有健康問題的人士造成特別影響。而負責領導研究的營養師Heli Virtanen則表示,這些研究結果不應應用到營養不良風險較高的長者身上,「他們的蛋白質攝取量往往低於推薦量」。
70克紅肉=2份肉
陳宣希指,70克紅肉大約等於2份肉,而2份肉可以這樣計算:
2份肉=2塊多切件牛扒/2條腸仔/2片多煙肉
營養師陳宣希
邊個職位人工最筍?即刻入嚟Check下身價>>http://bit.ly/318qPXu
根據美國媒體《每周新聞》報道,研究從1986年開始,直至2010年,針對5萬多名女性及2萬多名男性進行問卷調查,找出成年人的飲食習慣及飲食中吃紅肉及其他食品的比率。
營養師陳宣希指出,研究結果指出進食紅肉的早死風險較高,主要是基於紅肉的飽和脂肪含量偏高。紅肉的膽固醇高,因為紅肉所含的飽和脂肪比白肉高,而過高的飽和脂肪會增加身體的壞膽固醇含量,有機會誘發冠心病、血管栓塞等問題。
不應攝取過量紅肉或加工肉
英國衛生部建議,民眾每日不應攝取超過70克(2.4安士)的紅肉或加工肉(包括香腸、煙肉和火腿);而美國癌症研究所亦建議,民眾每天最多攝取約72克(2.5安士),每周最多510克(18安士)。不過,雖然紅肉的飽和脂肪含量高於雞肉或火雞,會增加膽固醇水平,或會導致心臟病,但衛生部門也讚揚紅肉富含蛋白質、鐵和維他命B12。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將會研究蛋白質,如何對有健康問題的人士造成特別影響。而負責領導研究的營養師Heli Virtanen則表示,這些研究結果不應應用到營養不良風險較高的長者身上,「他們的蛋白質攝取量往往低於推薦量」。
70克紅肉=2份肉
陳宣希指,70克紅肉大約等於2份肉,而2份肉可以這樣計算:
2份肉=2塊多切件牛扒/2條腸仔/2片多煙肉
營養師陳宣希
邊個職位人工最筍?即刻入嚟Check下身價>>http://bit.ly/318qPXu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