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與同事面對面交談去互相了解,是最直接的方法,但現在很多公司都行AB team 輪班制或安排員工在家工作﹙WFH,Work From Home﹚,有時新員工上班後,一直都見不到同組同事的真人,就莫說是交談了。若沒有時間深入交談,單方面又可以怎樣略略了解身邊同事是甚麼人呢?
延伸閱讀:【抗疫WFH】打工仔篇:無法WFH的行業 外賣員:冇錢冇得生存 比中招更可怕
以下會教大家5招作參考,在背後好好了解你的同事,知道他們的性格及長處,日後合作會更有效率,但要小心使用,不要變成令人討厭的跟蹤狂!
1.【留意他們的社交平台】社交平台上可以了解他們的喜好,就算他們設了私人帳號,可以從他們身邊的朋友開始入手,大約就會了解到其性格,亦能就他會感興趣的話題來展開對話。但在瀏覽的過程要小心,別亂按like或心心!別讓他們知道你研究了他們幾年來的生活!
2.【看看他們的日程】有些工作小組會共用一個網上行事曆,你可以看看大家不同的工作日程,就會知道他們的上班時間和生活習慣。又可以看看他有沒有與高層開會的行程,如果有,則要先保持一點距離,小心觀察為上。
3.【由其他同事的對話中了解】由其他同事口中或電子通訊訊息可以得知各人特點,直接得到不少形容特質的詞語,如「勤力」、「小器」、「有效率」等,都可以看出同事不同的性格。
4.【自行想像】當獲得上述資訊後,你可以為同事擬一個背景故事,例如他為甚麼會選擇這工作、這工作對他來說有甚麼意義等,這都有助拉近彼此的距離。當然,不能一味靠自行想像,空閒時要從閒聊間求證。
5.【故意提起同事的名字】「Ken,我非常認同你呢!」在whatsapp通話中更可以直接tag對方名字,通過在閒談間的笑話,故意又不突兀地提起同事的名字來破冰是不錯的方法。因為被喚到名字時,對方通常會感到很親切。
上述5招乃開始理解一個人的前奏,要深入了解對方的想法,還是得靠工作上的相處和合作。
﹙資料來源:The Cooper Review﹚
延伸閱讀:【抗疫WFH】打工仔篇:無法WFH的行業 外賣員:冇錢冇得生存 比中招更可怕
延伸閱讀:【抗疫WFH】打工仔篇:無法WFH的行業 酒店業員工:怕死都要返工㗎啦!
延伸閱讀:【抗疫WFH】打工仔篇:無法WFH的行業 維修員:擔心可以請假,唔通請半年咩?
延伸閱讀:【抗疫WFH】打工仔篇:在家工作 VS 辦公室工作 你會點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