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截至今早(2月4日)全國已有超過2萬宗確診病例,425人死亡。加上今次疫情傳播至世界各地,口罩需求急劇上升,多個地方出現「一罩難求」的情況,本港各區市民每天留意各大藥房、連鎖護理店的消息,不惜長時間排隊,為的只是購買口罩。
【武漢肺炎】布口罩代替外科口罩功效減半?咩時候要用 N95?一文睇清各種口罩適用時機
鑑於口罩供應在短時間內都未能穩定,網上近日流傳多種重用口罩的方法,包括以高溫隔水蒸口罩殺菌、利用紫外線消毒等。有台灣名醫和大學教授分析了以下兩個網上流傳的口罩「復活」方法。
1/ 放進烘碗機/消毒碗櫃利用紫外線消毒
台大婦產科重症名醫施景中分享在網上看到有人建議把使用過的一次性外科口罩,放進消毒碗櫃,利用紫外線消毒,但台大教授黃士民則不建議這個做法,一來沒有實驗證明成效,二來有機會造成交叉感染。而台灣泌尿科醫師陳偉寶亦曾在社交網站表示利用紫外線消毒口罩的方式僅限一人使用,做法是把用過的口罩平放於消毒碗櫃中,正反兩面各照射半小時紫外線燈,再放在乾淨和乾燥的環境靜置三天以上,才可以重用。不過,如果口罩曾經用於高風險場所,如診所、醫院等,就不應重複使用。
不過,一次性口罩經消毒過後會影響過濾效果,台灣長庚林口醫學中心內科部感染醫學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景泰建議,市民可以考慮於口罩表面噴灑酒精消毒,這不但對口罩結構的損毀減少,亦能達到消毒效果。而且,他認為一般市民如果沒有到過高危場所,口罩即使戴了4至6個小時,需要更換的必要性也不高。
2/ 戴多一個多清洗的口罩
想延長一次性口罩的壽命,可以考慮同時配戴兩個口罩,先戴上一個一次性的外科口罩,再在外戴上一個可用水洗和可重用的口罩,減少對外科口罩的污染,從而達到延長外科口罩使用時間的效果。
不過,以上方法同樣不適用於進出高風險場所,而最好的防疫方法仍是盡量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可以不外出就盡量留在家中,每天勤洗手和注意個人衛生,一旦出現徵狀就要及早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