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日報專訊】每年中學文憑試(DSE)放榜,狀元都是鎂光燈下的主角,但狀元光環背後,卻有可能是沉重的壓力。
2018年DSE狀元陳曉汶(Monica)在中學時期克服了抑鬱症,更以文憑試狀元成績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卻在大學面對新環境時再度陷入情緒困擾,需休學重整人生,慶幸靠着動物義工活動和領養的貓貓,把她從谷底拉上來。最終她決定轉科攻讀城市大學獸醫課程,盼為動物權益出一分力。
畢業於將軍澳官立中學的Monica,2018年文憑試放榜考獲6科5**,其後通識科覆核成功,「升呢」成為7科5**狀元。Monica一向成績優異,在學校辯論隊和田徑都有出色表現,經常代表學校出賽,而且被人感覺性格樂天,經常笑臉迎人。
延伸閱讀︰【DSE放榜】大學並非唯一出路 5個沒有大學學歷的成功人士
面對大學新環境 情緒再受困
不過,自升上中四後,Monica情緒卻陷入低落狀態,不斷否定自己,甚至出現自殘和自殺傾向。有一次班主任到課室上課時找不到她,驚覺她走上了天台,班主任十分擔心她,每天都花很多時間輔導她,並勸導她去求醫,最終確診患上抑鬱症。
「其實唔完全係讀書壓力,我覺得同我性格有關,我係一個完美主義同感性嘅人,會放大好多情緒,好介意身邊嘅人點睇我,讀書唔理想我都會放大件事,令我每一方面都有好大壓力。」慶幸在藥物幫助下,Monica情況大有好轉,她亦調節自己的作息,無論返學或放假都堅持早睡早起,到自修室溫習,有了規律,身體和心靈都變得健康。
延伸閱讀︰【職涯規劃】兩名校DSE尖子棄「神科」 唔讀醫科居然選讀…
瞞家人求醫 父母震驚變接受
Monica最初隱瞞家人偷偷求醫,直至父母無意看到醫院寄來的信,他們從震驚變到接受,並給予Monica生活上的協調,給予她更多私人空間,聆聽及陪伴她。
最終,Monica克服抑鬱,更當上了DSE狀元,並與大部分狀元一樣,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然而,在入學第一學期,Monica面對一個新的教學環境、一群新的同學和一個完全不同的學習模式,令她不知所措,導致抑鬱復發,最終需要休學半年。
貓貓窩心 每當失落會黏身旁
這一次,把Monica從谷底拉上來的,是當動物義工的經歷和家中的貓貓。在休學期間,她跟朋友一起做流浪貓義工,幫貓貓絕育、餵食等。其後,有朋友因家中不許養貓,她就把對方的貓貓帶回家。本身家中已養有狗狗和烏龜,Monica形容,家中變成「動物園」。而貓貓非常窩心,每當她失落難過時,貓貓就會黏在身旁,用肉球幫她按摩,「我感受到被需要,有時離開屋企幾日,一回家佢就好大反應,好似質問我去咗邊。」
熱愛動物的Monica,休學後決定從港大醫學院退學,申請報讀香港城市大學的獸醫課程,更立志未來繼續進修,研究動物公共衞生及流行病學,盼為動物權益出一分力。
延伸閱讀︰【DSE放榜】科大IT畢業生投身銀行界 月入4萬全靠玩學會?
作者:林愛娜
責任編輯:賴偉雄
Free eNewsletter
You will receive below exclusive information:
- Course recommendations
- Latest learning insight
- Personalised course remin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