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

【國安教育】教育局公布家長教育中學版 促進中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

教育局公布「家長教育課程架構」中學版,在「促進家校合作與溝通」章節中形容,家長在促進子女的國民身份認同上擔當「非常重要角色」,家長應了解學校如何推展國民教育、參與學校舉辦的家長教育活動,並鼓勵子女參與內地交流活動,透過家校合作,提升中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

4核心範疇 促進家校合作

教育局前年委託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制定中學課程架構,以延續幼、小課程架構,並聚焦支援青少年發展需要,鼓勵學校及家教會等推行家長教育課程活動時參考。

同場睇埋網民盤點10大伏科:

架構共設4個核心範疇,其中在「促進家校合作與溝通」範疇,指家長可作為榜樣,協助子女塑造自我身份認同並培育美德,包括參與學校舉辦的家長教育活動,與學校合作提升子女的國安意識;家長亦可鼓勵子女參與學校舉辦憲法、基本法及國安相關活動,例如講座、徵文比賽、本地參觀及內地交流計劃等,在真實生活中學習維護國安重要性。

學校則可舉辦更多長家長講座及工作坊,令家長進一步了解國民教育及國安教育,明白自身促進子女發展國民身份認同上所擔當角色,令他們「日後能長大成為對國家發展及繁榮有貢獻的人」。

建和而不同美德 親子互信

該範疇亦引用《論語》中「君子和而不同」的美德,建議當家長與背景不同的親友交談互動時,應展現出「和諧」美德,從而讓子女學習尊重背景不同的朋輩,例如非華語同學;整體應由家校合作培養青少年「兼顧社會大眾共同福祉」價值觀,鼓勵他們真誠付出,「致力為社區及祖國作出貢獻以帶來正面影響」。

同場加映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

另於「促進青少年健康、愉快及均衡的發展」範疇,架構指家長在保護子女精神健康方面,扮演「守門人」角色,除獲取常見精神健康徵狀知識外,應與子女建立信任及支持關係,並細心詢問及專注聆聽子女,避免作出負面或批判性回應。

當意識到子女出現自殺警號時,家長不應輕視有關訊號或獨自承擔,應立刻尋求學校教師社工支援,甚至當懷疑子女有自殺念頭時,應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責任編輯:蔡偉強

原文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原題為:家長教育中學版 助子女增國安意識

延伸閱讀:【國安教育】教局點評學校表現 嫌學生唱國歌細聲 有學校推「國情KOL」

延伸閱讀:【23條立法】教育局將更新中小學課程內容 教師國安試則未擬加入23條

延伸閱讀:【國安教育】教大宣布成立「國家安全與法律教育研究中心」 積極推動國安教育

延伸閱讀:【JUPAS 2024】大學讀邊科最好前途?入到Medic、Dental下半世無憂?BBA最穩陣?但點解唔好讀Law?


最新專訪片︰
【星級斜槓族】Yan Ting周殷廷曾愛情事業兩失意 自認是失敗的歌手 入行9年首度開個唱

 

Advertisement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

Looking for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