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劃在教育範疇開源節流,正檢討資助大學學費水平,消息指或維持早年釐定18%成本收回率目標,意味8間資助大學學費有可能增加4成,每年學費由現時42,100元,分階段增加至近6萬元,最快明年9月新學年實施。此外,今年財政預算案亦不再代繳中學文憑試(DSE)考試費。
政府來年教育開支預算為1,157億元,佔政府總開支14.9%,其中經常開支涉及1,068億元,佔政府總經常開支18.4%。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上月曾表示,資助大學學費多年沒有上調,將告知教資會調整大學學費的客觀原則。教資會現正規劃下一個3年期(2025/26學年起)撥款,教育局預計年底前完成檢討大學學費,並須向行政會議提交有關建議,2025/26學年的大學學費或受影響。
同場加映THE世界大學聲譽排名:
現每年42100元 27年未調整
本港8間資助大學學費每年42,100元,收費自1997年至今一直未有上調,翻查資料,當局早年釐定學位課程學費以收回成本18%為目標,卻多年未達標,2015/16學年已下跌至不足16%。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該比率最新下跌至約13%,會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已27年無加學費,以及市民負擔能力等,以決定是否維持18%目標。本報按此基礎推算,全年學費或上調至約58,292元,增幅16,192元、達38.5%。
政府消息人士亦指,倘加學費「一步到位」加幅可能較「驚人」,故正考慮分階段、即逐年加學費,以達致18%目標。
九龍真光中學校長、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表示,理解大學有需要加學費,但認為學費大增會加重基層及半工讀學生負擔,建議政府增加學資處資助金額,並容許低息借貸,以免有學生因經濟困難而未能負擔學費,又認為政府應循序漸進、「不應一次過有太大加幅」,令加幅過於「驚人」。
同場睇埋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2023: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稱,大學教育費用成本一直上升,自資院校均會按通脹加學費,資助大學卻逾20年無加學費,不太合理,相信加學費可紓緩政府財政壓力,形容加幅合理、不會太貴。
連續6年代繳DSE考費 明年取消
此外,政府自2019年起至今年,已連續6年為DSE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今年開支涉及1.51億元,但昨日公布的預算案未再提及相關措施,即明年不再代繳DSE考試費,參考今年考試費水平,報考6科考生須支付3,356元考試費。至於日後會否重推代繳措施?政府消息人士稱,按照用者自付原則,政府會逐年檢討。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擔心,調高大學學費倘操之過急、增幅偏高,勢必加重學生及家長經濟負擔,並指來年教育總開支預算較上年度實質增幅僅1.1%,佔GDP比例約3.66%,低於上年度的3.79%,倡政府維持教育開支佔GDP不低於4%,與內地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看齊,維持教育質素。
作者:馮琪雅、梁凱婷
責任編輯:蕭寶玲
原文刊登於,原題為:8大學費或加4成 每年近6萬元
延伸閱讀:【學非所用】大學畢業生「學非所用」!52%畢業後從事無需學位工作!調查:亂揀首份工作可誤10年前程!
延伸閱讀:【香港理工大學丨亞洲首設】「生物醫藥研發及產業化理學碩士課程」融合醫藥研發與商業元素 提供實習機習 成就全方位生物科技人才
延伸閱讀:【科技大學】 科大正籌建醫學院 收生對象有別於港大、中大
延伸閱讀:【大學畢業】英國「最廢學位」出爐 畢業5年年薪得1.6萬鎊
最新專訪片︰
【星級斜槓族】ViuTV女神沈殷怡棄律師入娛圈 自認變態喜歡考試 曾有一刻後悔入行?!
Free eNewsletter
You will receive below exclusive information:
- Course recommendations
- Latest learning insight
- Personalised course remin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