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醫學院新任院長劉澤星,上任後首次接受傳媒訪問並介紹團隊成員,稱有信心港大醫學院可繼續增加學額,相信4至5年後,學額數目可由現時每屆295個,增至400個或更多。
他承認政府近年推出海外醫生特別註冊,學生修讀醫科選擇增加,或會影響港大醫學院收生;指醫學院已新設「夥伴拓展及協作」團隊,加強與內地及海外合作,「令外面的人都要知道我哋做得幾好」,有助吸納最優良學生及教員。
同場睇埋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2023:
入讀醫學院是本港不少尖子的理想,今年入讀港大醫科的考生,最佳6科成績中位數是43.5分。劉澤星指學生成績非取錄的最重要因素,他說醫學院希望學生是「識得了解人的後生仔」,期望取錄具能力、科研創新有理想,有同理心的學生。
摘優而錄 聯招比例拒硬指標
港大醫學院曾承諾每年75%學額經聯招取錄,惟連續多年未達標。劉澤星指出,學額比例浮動,並受不同因素影響,如本港出生率,強調不應訂硬性指標,認為最重要的是挑選適合做醫生的學生,「要摘優而錄」。
目前兩間醫學院2023至24學年的醫科學額分別是295個。中大早前提及,期望未來3年能逐步提升醫學士課程學額,由原來295個增至400個,被問到港大有否類近目標,劉澤星指,有信心可繼續增加學額,「希望4至5年後,加到400名同學,甚至更多」。
他續稱,港大從過去10年逐步增加醫學生學額,已逐步累積經驗,如何提升人手之餘亦提供好的教育質素,近年亦籌建新大樓等配套,以助容納更多學生。
對於港府近年積極引入海外醫生,其中已有逾10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於醫管局完成面試並獲聘用,劉承認中學畢業生入讀醫科選擇增,有機會影響港大醫學院收生,惟本港學生仍踴躍讀醫,認為需以正面想法看待。
同場加映2024年QS亞洲大學排名:
醫學院國際化 「外面人都知好」
劉澤星亦公布其新的領導團隊,新設「夥伴拓展及協作」團隊,由副院長、內科學系教授孔繁毅領導。劉澤星表示,需要與內地及國外的人才更多合作,希望新組別可以令醫學院國際化,「外面的人都要知道我哋做得幾好」,有助吸納最優良學生及教員。
他指教職員人才荒有減緩迹象,過去一年半聘請35名醫學院教授,分布世界各地,當中25人有參與臨床計劃,15名心儀的人才正在招聘中,表示正組建年輕化團隊,以便與學生溝通。
至於科大正研究組建第3間醫學院,劉澤星謂醫療人手不足人所共知,需訓練更多人才,「第幾間醫學院都好,都是希望更多醫療人才服務市民」,會支持增加醫學生學額。
作者:陳展棋
責任編輯:吳文曦
原文刊登於,原題為:港大醫學院擬增學額 5年後每屆400個
延伸閲讀:【職場調查】Z世代唔受歡迎?4成管理人員避免僱用應屆大學生!全因1個理由?
延伸閲讀:【內地畢業生】內地青年就業市場嚴峻 名校上海復旦大學就業率不足兩成
延伸閲讀:【職場熱話】學位不保證「錢」途 網民嘆讀大學為乜?
延伸閲讀:【職場理財】大學畢業生6大入門理財貼士 要買保險?整合MPF戶口?
最新專訪片︰
【星級斜槓族】19年港姐冠軍黃嘉雯力求代表作 無懼「行得慢」 努力做好自己望被看見 把握空檔學習寵物美容
Free eNewsletter
You will receive below exclusive information:
- Course recommendations
- Latest learning insight
- Personalised course reminders